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大豆研究所简介
一、基本情况
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大豆研究所始建于1975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以大豆单一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独立法人的专业研究所。2021年加挂黑龙江农业科技杂志社牌子,隶属于2024澳门原料网1688,是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拥有省农科院本部(江南)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江北)两个办公区,下设大豆育种研究室、分子改良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栽培生理研究室、期刊编辑一室、期刊编辑二室6个专业科室和1个综合办公室,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基因挖掘、分子改良、植物保护、耕作栽培等大豆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和期刊出版发行工作。
二、科研基础
现有编制56人,在编职工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8人,博士13人,硕士28人,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黑龙江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3人,农科英才骨干英才1人,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5人。
建有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哈尔滨大豆改良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早熟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中俄大豆育种联合实验室(中国·哈尔滨)1个国际合作平台,拥有黑龙江省大豆遗传育种领军人才梯队,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1000平米智能设计育种实验室,配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及农机设备16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超过4000万元,完全可以满足分子设计育种、栽培生理、绿色植保等实验需求。
先后承担国家“973”“863”“948”、国家科技支撑、科技攻关、行业专项、国家重点研发、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0余项,发表学术性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检索75篇;主持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参加获奖72项。在品质育种、高光效光合生理、辐射诱变、大豆胞囊线虫绿色防控和抗病育种等方面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
三、育成品种
建所以来育成以黑农26、黑农48、黑农84、黑农511、黑农531等为代表的“黑农”号系列大豆品种130余个。黑农26: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特性,累计推广面积2825万亩,1984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黑农48:2004年审定,目前在生产上还有一定面积,是黑龙江省推广应用年限最长的高蛋白品种,也是目前高蛋白育种的核心亲本;黑农84:是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品种,填补了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灰斑病、耐胞囊线虫病国审空白;黑农511:是黑龙江省目前审定的普通大豆品种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蛋白含量47.31%);黑农531作为标志性高油大豆新品种在抗病、耐密、抗倒伏、高产、耐盐碱方面优势明显,能够实现中低产田大幅度提产和常规好地块创高产。育成国家首批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中联豆1505、中联豆1510,并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大豆所自2002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大豆品种授权经营模式,品种转化累计收入超4000万元。并不断探索大豆品种成果转化新模式,在国内创新实践“底价+销售提成”的转化模式,助力黑农531和黑农84两个大品种转化均超千万。
四、学术期刊
原黑龙江农业科技杂志社组建于2019年,2021年4月合并入大豆研究所,现出版发行6本高质量农业期刊,其中《黑龙江畜牧兽医》《大豆科学》《北方园艺》3刊为中文核心期刊,《黑龙江农业科学》《农机使用与维修》《黑龙江动物繁殖》3刊为中文普通期刊。期刊坚持高水平学术论文刊发,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大豆研究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四个面向""两个一流",践行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农业科研的使命担当,努力打造全国闻名、全省一流的专业研究所,支撑龙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