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全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大关,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玉米深加工能力跃居全国第一,新入规上企业221家,规上企业利润增长9%……2024年,黑龙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农业答卷,这一成绩背后,科技赋能与创新实践成为关键支撑。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2024澳门原料网1688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黑龙江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型,农业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在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个方面。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坚持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对此,聂守军表示,黑龙江将农业科技摆在突出位置,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此外,这也是实现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这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聂守军表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新的突破,黑龙江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是顺应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在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中,聂守军以水稻为例,提出要做到“精深加工”与“市场营销”双轮驱动。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拓展水稻加工产品线,从传统大米向米制品、米糠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另一方面,打造黑龙江水稻区域公用品牌,通过电商直播、定制化产品等方式精准对接市场。
绿色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面对粮食增产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题,聂守军认为,要加强黑土地保护,全面落实黑土地保护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养护黑土地。如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还可以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让土地得到休养生息,恢复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黑龙江未来农业发展,聂守军建议:一是科技赋能,加大生物育种、黑土保护、智能农机等方面农业科研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户提供精准市场信息与种植指导;二是产业融合,拓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三是生态保护,推广绿色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采用轮作休耕等方式养护土壤,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降低农业碳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